引用本文:
【打印本页】   【HTML】   【下载PDF全文】   View/Add Comment  【EndNote】   【RefMan】   【BibTex】
←前一篇|后一篇→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本文已被:浏览 979次   下载 2 本文二维码信息
码上扫一扫!
分享到: 微信 更多
加强农业生产后劲保证粮食生产跨上新台阶
张诗蕴1
国家计委农林局
摘要:
一、“六五”是我国农业生产最好时期之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业改革使长期停滞的农村经济已经活跃起来。我国的粮食生产经过“六五”时期的高速发展,取得了很大成绩。5年平均粮食年产量为37060万吨,比“五五”期间平均年产量增长21.4%,是建国以来粮食增产幅度最大的时期。1984年粮食总产量40731万吨,说明我国粮食已具有4万亿吨的生产能力。人均占有量由“五五”时期的317公斤提高到362公斤,1934年曾达395.5公斤,突破了建国后30年来长期只有300多公斤的水平,为我国畜牧业、水产业和食品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与此同时,棉花、糖料、油料等经济作物也大幅度增产。
关键词:  粮食生产  农业生产  农村经济  农业改革  生产能力  粮食总产量  年产量  畜牧业  粮食增产  人均占有量
DOI:10.7621/cjarrp.1005-9121.19880302
分类号:
基金项目:
Abstract:
Key wor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