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olume 7,Issue 5,1986 Table of Contents
本期目录 | | | 农业区划及其管理方法的系列研究(摘要) | | 1986,7(5):1-5 | | Abstract(924) View PDF(3) [HTML](141) | | | 加强农业资源综合研究 为农村经济发展宏观决策服务 | | 李克明,李唐 | | 1986,7(5):6-8 | | Abstract(1085) View PDF(2) [HTML](140) | | | 运用农业区划成果发展榕江经济——榕江县农业区划成果运用的调查 | | 朱成松 | | 1986,7(5):9-10 | | Abstract(1074) View PDF(3) [HTML](94) | | | 开发沙棘资源 造福吕梁人民——山西省吕梁地区沙棘资源调查报告 | | 1986,7(5):11-13 | | Abstract(1108) View PDF(3) [HTML](139) | | | 江西农业生态环境与生态建设 | | 史修庆 | | 1986,7(5):14-17,21 | | Abstract(1161) View PDF(2) [HTML](108) | | | 对怀化地区山地丘陵生态建设的探讨 | | 杨瑞珍 | | 1986,7(5):18-21 | | Abstract(1152) View PDF(2) [HTML](118) | | | 充分发挥低丘缓坡资源优势 积极发展经济果木商品生产 | | 蒋跃进,金敏毓,张昭仁 | | 1986,7(5):22-25 | | Abstract(1175) View PDF(2) [HTML](123) | | | 油桐林间种牧草经济生态双丰收 | | 周延仕 | | 1986,7(5):26 | | Abstract(1121) View PDF(3) [HTML](127) | | | 生态农户一例 | | 王安槐 | | 1986,7(5):27 | | Abstract(1225) View PDF(2) [HTML](152) | | | 台山县海涂引种互花米草成功 | | 1986,7(5):28 | | Abstract(1161) View PDF(2) [HTML](144) | | | 对海城市开展农业资源动态监测的战略意见(二) | | 张新维,张家富,吴士华 | | 1986,7(5):29-32 | | Abstract(1217) View PDF(2) [HTML](137) | | | 线形地物面积测量 | | 1986,7(5):33-35,32 | | Abstract(1157) View PDF(3) [HTML](118) | | | 运用线性规划方法确立宁夏同心县农业最佳生态经济结构模式的探讨 | | 关喆 | | 1986,7(5):36-47 | | Abstract(1305) View PDF(3) [HTML](190) | | | 试谈农业区划工作的长期性与阶段性、宏观性与微观性 | | 龚维鹏 | | 1986,7(5):48-51 | | Abstract(1322) View PDF(2) [HTML](139) | | | 关于省级综合农业区划分区原则的几点认识 | | 吴嘉本 | | 1986,7(5):52-53 | | Abstract(1147) View PDF(3) [HTML](151) | | | 四川柑桔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 | | 何天富,谢治银 | | 1986,7(5):54-57 | | Abstract(1077) View PDF(3) [HTML](135) | | | 从麦棉单产比看黄淮海平原棉花布局的调整 | | 黄诗铿 | | 1986,7(5):58-60 | | Abstract(1216) View PDF(2) [HTML](109) | | | 山区致富添新路 建设隔坡水平沟 | | 马瑞田,胡晋明 | | 1986,7(5):61-62 | | Abstract(1066) View PDF(2) [HTML](130) | | | 《亚热带丘陵山区农业资源综合利用研究》课题讨论会纪要 | | 1986,7(5):63-66 | | Abstract(1347) View PDF(2) [HTML](147) | |
|